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

【交換日記】真的要分主/次要嗎 #崔妮

2018/12/1台灣第一次由開放/多重關係社群主辦的研討會
Rabbit:

語言,真的是一件有點麻煩的事情,很多詞彙經過很久一段時間,都被賦予很多特定的意義,一講出口,不只聽者會自動聯想那代表的意思,其實連說者也會被既定的文化意涵影響,例如我之前提過的「婚姻」,即使對當事人來說,那代表的是生活上最適合作伴的人,但旁人會自動把生活伴侶,再加上如真愛、靈魂伴侶、意義不凡的人、最重要的人、想要相守一生的愛等等等,基本上這可以說是封閉式、一對一關係的邏輯,將所有的價值跟期待都放在同一個人身上。

記得之前曾跟A伴侶討論過我們怎麼界定關係,有很久一段時間,我對多重伴侶關係的認知是,我應該會有一個主要伴侶、幾個次要伴侶,然後會有很多協調溝通排行程吧!但這比較屬於推測,是基於前一段多重關係的經驗中得知,我以為自己的愛情需要專一,性關係則無所謂,我帶著這個對自己的認知跟期待又過了很久,在這期間我一直都有另一位感情很好的人,但不會成為主要伴侶。

直到碰到A伴侶,我們討論著彼此是不是主要伴侶,對我來說,他是,但他覺得自己沒有主要伴侶的概念,而是知道哪些女伴是比較重要的關係,剛聽到時有點失落,覺得自己想要的那個「主要」沒有被滿足,但是在往後的相處中,我慢慢發覺也感受到我們真的滿主要的,即便不是用我想要的詞彙,但從真實的關係互動本身,好像已是不言而喻,我也釋懷了。

並且,跟A伴侶的交往過程中,我其實也找到自己適合也喜歡的交往相處方式,有人或許會覺得這樣的方式有點奇怪,但真的是讓我滿自在的狀態,原來不只是開放式/多重這點非典型,連談戀愛、約會的交往方式也同樣非典型。

我也從A伴侶身上學習到,不給伴侶排主次要或優先順序,其實也是很可以的,特別是重要的關係線,每個人對我來說都深具意義跟情感,而且各自的情況不同,根本沒有排順序的必要呀,如果真的要區分,或許只有那種偶發性在網路上約,而且不想繼續來往下去的對象,才算是次要或免洗吧!

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,我不知不覺打破了自己原先以為會有一個主要伴侶、幾個次要伴侶的想像耶,以我目前的現況就不是這樣,而且感覺真的滿不錯的,對自己有些陌生的新認識!

崔妮2018/12/7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